饮食养生
长江以南地区的人们如果多食羊肉、鹿肉等容易燥热动火,出现咽痛、口疮、鼻子出血等症状。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,也是少用为佳,应以干润生津之品如百合、荸荠、莲藕、梨等果蔬为宜。
误区二:老少不辨“蛮补”
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,大多体质虚弱,所以适当适量“进补”可增强抵抗力,有利于身体健康。如果吃进这种粗根茎的香菇,人体会一次性补充丰富的维生素A、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铁、硒、钾等。然而,小儿生理机能旺盛,正常发育的健康儿童,或生病尚未痊愈的儿童,就不宜“进补”,尤其对一些甘温、温热之物,如羊肉、鹿肉、麻雀肉、麻雀卵等,只适宜于成年人,儿童即使体质弱,也应忌食或少食,反之则有损无益。
中医养生饮食注意:
凉吃有益:热食可增加人体热能,吃冷食要先经过热化才进入消化过程,因而能消耗掉一部分热量。就是说,冷吃耗能,特别身体较胖者在炎热的夏季更应多采取凉食。但应注意凉食不能过冷,过冷的食物刺激胃肠。
多吃多动:虽然暴饮暴食不利于体重稳定,但有不少人难以避免,怎么办呢?合理的办法是牺牲下一餐,以抵消上一餐摄入的过多热量。入座时,动作要轻、平稳,入座后姿势要端正、自然,上身正直,自然放松,下肢自然屈曲,不要含胸弓背。为了不影响健康,以牺牲晚餐为妥。一来偶尔饿一顿对人体无碍,二来晚上入睡后消耗的热量很有限。而zui根本的办法是多运动,研究表明,胖人与瘦人在夜间消耗的热量大致相等。关键是在白天,胖子活动少,身体内部活动趋于缓慢,以至热能积存转化为脂肪。
少食多餐:将同样多的食物分成五次以上吃,比起一日三餐,养分摄取不受损失,但体内产生热量要少得多。养生不治l病,着眼点在“治未病”,即预防疾病的发生或者促进身体的康复。有关调查资料显示,每天进餐少于三次者,57.2%患有肥胖病,51.3%胆固醇增0高;进餐五次以上者,肥胖的发生率为28.8%,胆固醇偏高者仅为17.9%。原因在于,每餐进食量减少,可降低血中胰岛素水平,从而增加脂肪酸燃烧。
《黄帝内经》讲:一年有四时,一天也分四时。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,调摄情志、调剂生活等方法,从而达到保养身体、减少疾病、增进健康、延’年益寿的目的。按平均分配的方法计算,3:00~9:00(以北京时间计,下同;其它地区需考虑时差因素)是一天的春季,9:00~15:00是一天的夏季,15:00~21:00是一天的秋季,21:00~3:00是一天的冬季。冬季万物潜藏,春季万物复苏。因此,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们早睡早起。甚至儿歌也唱道:“早睡早起身体好。”可惜的是,当代人普遍睡得晚、起得晚,与太阳的起落相悖,导致了众多人群进入亚健康状态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中医康复理疗师培训的湖北中医药大学于2024/12/30 20:25:13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hanzhong.mf1288.com/zyys100-2830406972.html